紫外檢測器的工作原理及優缺點詳細分析如下
點擊次數:1146 發布時間:2020-02-13
一:紫外檢測器工作原理:
1、簡稱紫外吸收檢測器,是基于溶質分子吸收紫外光的原理設計的檢測器,即當一束單色光透過流動池時,若流動相不吸收光,則吸收度A與吸光組分的濃度C和流動池的光徑長度L成正比。物理上測得物質的透光率,然后取負對數得到吸收度。
2、大部分常見有機物質和部分無機物質都具有紫外或可見光吸收基團,因而有較強的紫外或可見光吸收能力,因此UVD既有較高的靈敏度,也有很廣泛的應用范圍,是液相色譜中應用廣泛的檢測器。
3、為得到高的靈敏度,常選擇被測物質能產生較大吸收的波長作檢測波長,但為了選擇性或其它目的也可適當犧牲靈敏度而選擇吸收稍弱的波長,另外,應盡可能選擇在檢測波長下沒有背景吸收的流動相。
4、紫外檢測器的波長范圍是根據連續光源(氘燈)發出的光,通過狹縫、透鏡、光柵、反射鏡等光路組件形成單一波長的平行光束。通過光柵的調節可得到不同波長。波長范圍應該是根據光源來確定的,不同光源波長范圍也不一樣。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工作原理,那么小編接下來進一步講解優缺點有哪些?
二:紫外檢測器優點:
1、紫外吸收檢測器不僅靈敏度高、噪音低。
2、線性范圍寬、有較好的選擇性。
3、而且對環境溫度、流動相組成變化和流速波動不太敏感。
4、因此既可用于等度洗脫,也可用于梯度洗脫。
5、對流速和溫度均不敏感,可于制備色譜。
6、由于靈敏高,因此即使是那些光吸收小、消光系數低的物質也可用UV檢測器進行微量分析。
缺點:不足之處在于對紫外吸收差的化合物如不含不飽和鍵的烴類等靈敏度很低。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